在校生活动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联合会|校友会  在校生活动

中国海洋大学MBA“树下漫谈”第五期成功举办——向海突围·全链赋能

作者:发布时间:2025-09-1610次浏览

9月13日,中国海洋大学MBA“树下漫谈”系列沙龙第五期在崂山校区树下空间三楼工作坊举办。本次活动以“向海突围·全链赋能:海产品贸易实操、合规风控与跨境财税优化的出海三重奏”为主题,特邀2013级

校友、宝华集团私人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春保,2015级校友、山东省对外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庆军和校外导师、青岛美厨食品有限公司 CEO乔明国三位嘉宾,结合自身实践经历,从政策解读、供应链管理到

本地化运营,全方位拆解企业出海的“避坑指南”与“成功关键”,为参与者带来了一场满是干货的思想碰撞。


PART01

孙庆军:出海先“合规”,用制度与科技筑牢根基

孙庆军率先聚焦“企业出海的财税政策与合规管理”,为大家梳理当前国家监管环境、出海相关法规及实施细则。他特别强调,财税合规是企业出海的“第一道关卡”,需结合不同国家政策差异提前规划,避免因合规

问题踩坑。

针对 “企业出海如何做好财税合规管理”,孙庆军给出三点核心建议:

1.选择合作伙伴时,“合规性”比“低价”更重要,低价背后可能隐藏风险;

2.搭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同时善用科技手段(如数字化工具、流程自动化)提升运营效率和风险监测能力;

3.紧盯国家政策动态,让企业发展始终贴合合规框架,才能走稳高质量出海之路。


乔明国:读懂 “生意的底层逻辑”

乔明国结合自身创业经历,分享了跨行业发展的实战心得。他坦言,每个行业都有独特的市场逻辑,创业不是“盲目跨界”,而是找到适配自身优势的赛道。同时,他特别提醒:“从to B 转向to C要慎之又慎!两者

的客户需求、运营逻辑、团队能力要求完全不同,盲目转型很容易栽跟头。”

谈及企业生存的核心,乔明国直指“供应链”:“不管做成品还是原料,供应链是企业的生命线。” 他认为,优质供应链不仅要“成本低”,更要“长期稳定”;而维系供应链的关键,藏在 “人际关系”里——

“做人的品质,决定了生意的规模和潜力,真诚合作才能走得远。”


张春保:出海要“本地化”,懂文化才能赢市场

张春保聚焦“企业出海的本地化策略”,用几内亚和越南项目的管理经历现身说法。他表示,出海不是“把国内模式照搬过去”,而是要先吃透当地的监管环境、社会文化和道德认知—— 比如在几内亚和越南,当地

法律、文化习俗与国内差异显著,只有从“各方实际利益点”出发设计管理方案,才能让措施落地生效。张春保的分享让大家深刻意识到,“本地化”不是口号,而是渗透在运营每一个细节里的智慧。


PART 02

互动交流:实践经验分享

在互动交流环节,大家围绕“实操难题”提问,嘉宾们结合经验一一解答,干货满满:

1. 如何在中国线下商超建立持续链接?

乔明国给出“基础+关键”公式:产品品质和成本是基础,服务速度和服务意识是关键,再加上一点运气和契机,才能长久合作。他还分享了“银鳕鱼质量舆情事件”的处理案例——当时因快速响应、及时提供解决方案

,不仅化解危机,还赢得了商超的信任,“服务快一步,口碑就多一分”。

2. 想做Odi项目,第一步该怎么走?

嘉宾建议:“新手别盲目摸索,找专业的顾问公司评估可行性,能少走很多弯路。” 

3. 普通人怎么发现靠谱的创业契机?

张春保和乔明国分别分享了他们的创业经历,并强调了创业需要谋定而后动,要先对全产业链有深刻理解,能灵活调动行业资源,再启动创业,成功率才更高。


结语:以交流聚智,为出海蓄力

当思想的碰撞与观点的交融渐入尾声,本期“树下漫谈”亦伴着满场的启发与共鸣圆满落幕。从政策合规的风险规避到供应链的高效协同,从本地化运营的文化深耕到创业实操的路径拆解,嘉宾们的分享既有全球视野

下的宏观研判,也有落地实践中的微观支招——不仅让每一位参会者对“企业出海”建立起多维度、可落地的深度认知,更为准职场人锚定了职业航向,为创业者勾勒了前行蓝图。

未来,中国海洋大学MBA“树下漫谈”系列沙龙将始终以“链接实战智慧,赋能商业成长”为初心,持续聚焦商业前沿与行业热点,筑牢“实战经验共分享、优质资源同链接”的价值平台。愿每一位海大MBA人,都能在

这里汲取商业智慧、积蓄前行势能。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0 All Right Reserve   鲁ICP备05002467号-1 技术支持:路和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