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人文讲坛丨陈国权:中国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以时空理论为例

发布者:黄建琦发布时间:2025-10-27浏览次数:10

2025年10月20日晚,由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主办、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承办的海大人文讲坛系列专家讲座《中国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以时空理论为例》在管理学院335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特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国权教授担任主讲嘉宾,由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志刚教授主持,吸引了众多师生踊跃参与

讲座伊始,李志刚教授向与会人员隆重介绍了陈国权教授的专业背景、研究方向和学术成就,大家对陈国权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感谢。

论坛中,陈国权教授首先回顾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深刻指出:建构中国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作为大国发展的需要、是解决中国管理问题的需要、是提升国民民族自信心的需要。针对当下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陈国权教授强调,这些“真问题”的解决无法依赖西方经验,必须依靠中国人自主探索。他结合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指出,提升民族自信心十分重要,中国在经济管理等领域也需构建自己的理论,服务国家的发展战略,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接着,陈国权教授详细阐述了中国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方法与“时空理论”的核心框架。他提出,理论建构需依托“观察-归纳-猜想-证实/证伪”和“演绎”,以及两者结合这三条路径。在此基础上,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指出《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阴阳”思想是其核心基因,而时空理论则以“时间”和“空间”为最基本的概念建构,二者呈现“时空呈现出阴阳,阴阳存在于时空”的互补关系。陈国权教授以“树种-树芽-树根-树干-树叶”为喻,生动解读了时空理论体系:“时间”和“空间”是时空理论的“基因”(树种),时空观念和时空资源是“变量”(树芽),时空论三大定律构成“树根”,五大时空智慧和时空领导力模型等为“树干”,而具体的实践策略(如抓住时机、周期性思维、把握关键点等)则是“树叶”。

最后,陈国权教授结合多家企业案例,生动说明企业需具备时空思维,把握周期、优化布局,并强调领导者需兼具实践能力和理论思维。他呼吁,无论是管理学院的研究者还是实践界的企业家,都应主动思考中国本土理论和方法,在传承中华经典和人类文明智慧的同时,积极创新,以时空理论为指导,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助力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

在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学生围绕“如何在守业过程中培育组织的文化“人工智能对工作模式时空结构的重塑”、“时空理论如何与以往管理学知识体系互恰”等问题踊跃提问。陈国权教授耐心解答,并对积极提问的同学现场赠送其著作《时空论》,鼓励青年学子深耕理论、扎根实践

讲座结束后,李志刚教授对陈国权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随后,与会师生与陈国权教授合影留念。至此,本期海大人文讲坛圆满落幕。

 

主讲人简介:

陈国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亨利·克拉维斯讲席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深圳研究院中国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国家级人才获得者,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学术带头人,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著有《时空论》《领导和管理的时空理论》《时空领导力》等时空系列著作。

  

 

图:潘颖茵

文:石雪婷

审核1:周琦玮

审核2:陈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