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首期专家论坛简报第1期
发布人:张硕  发布时间:2017-07-03   浏览次数:194

6月27日至71日,由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会计硕士教育中心、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首期专家论坛”在青岛索菲亚国际大酒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研讨,其中参会的教授和副教授各有30多人。中国会计学会学术部喻灵主任、财政部会计司准则二处朱琳调研员、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晓辉教授、副主任委员刘峰教授、王竹泉教授、委员叶康涛副教授等出席论坛。

6月28日上午900-12:00,财政部会计司准则二处朱琳调研员为论坛奉上题为“会计准则的最新发展”的主题报告。朱琳调研员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研究工作,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全球采用情况、2017年新发布会计准则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其他进展三个方面对会计准则的最新发展进行了细致生动的介绍。

朱琳调研员首先列示了允许采用IFRS的国家(地区)、要求本国企业采用IFRS的国家(地区)和尚未采用IFRS的国家(地区),并选择欧盟、美国、日本、印度、中国等典型国家,对该国采用IFRS的模式和过程进行详细介绍,为大家展示了一幅全球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情况的全景图。随后,朱琳调研员对2017年新修订的《政府补助》、《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等六个具体准则的修订背景及其主要变化进行了介绍。《政府补助》准则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修改:增加对政府补助特征的表述,进一步明晰政府补助的概念;允许企业从经济业务的实质出发,判断政府补助如何计入损益,该修改不仅能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还可以帮助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减少贸易摩擦;对财政贴息的会计处理做了更加详细的规定,以减少企业在财政贴息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成本;增设“其他收益”项目,以增加企业在政府补助处理中的选择权。金融工具相关准则是比较费解的准则之一,朱琳调研员指出,此次变化的核心是降低金融工具准则的复杂性,强化金融工具损失准备的确认。在简化金融工具计量方面,新准则将金融资产由四分类改为三分类,并简化嵌入衍生金融工具的处理;在强化金融工具损失准备方面,新准则将损失准备的处理改为预期损失法。《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是2017年新增的准则,该准则的推出一方面是为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5)进行趋同,另一方面也为了配合国务院化解产能过剩和推动“三去一补”的相关政策。此外,朱琳调研员还为大家介绍了即将推出的《收入》准则以及正在修订中的《租赁》准则的最新情况,让大家了解相关准则的最新发展。

6月28日下午14:30-17:30,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晓辉教授做了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进展与理论探讨”的专题报告。曲教授以动产及不动产的评估、技术资产的评估、股市和债市相关市值影响因素等生动的例子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这个跨世纪的命题。从会计计量基本问题谈起,分别介绍了公允价值及其定义的变革、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进展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探讨四大问题,使与会者对公允价值会计有了全面而又细致的掌握。曲晓辉教授关于“公允价值是最重要的计量属性,目前及以后都将占据主导地位。而会计稳健计量的现实基础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货币供应的科学和稳健、国际市场的公平与秩序、资本市场的公平与效率以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最佳合力”的观点精辟、深刻,所提出的公允价值理论探讨的五大领域,即估值技术与会计确认与计量、公允价值计量与实体资本保持、市场发展与会计模式的演进、即时报告系统对会计模式的颠覆以及如何重构会计理论框架富有启发性,对于推进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很有参考价值。

两场报告均由中国会计学会学术部喻灵主任主持并进行了总结。